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临证70年精华录(580)
《伤寒论》所载吴茱萸汤证吐涎沫,属胃液返流;《金匮要略》小青龙汤证之吐涎沫,是痰饮上泛,二者概念不同,切忽混而为一。事实告诉,吴茱萸汤施治胃液返流,颇有功力;小青龙汤豁痰、涤饮虽然有效,但对口吐涎沫疗果较低,在调理咳嗽、哮喘过程中,二证皆会递减,而涎沫的制止,未见显著。若提高麻黄、细辛之量,通过宣散、发汗、利水,仿照逆流挽舟法,则可稍睹成果;但并不理想,加入泽漆、大量茯苓,借花献佛,分化水邪,却能解除这一症状。
1983年老朽于济南遇一离休干部,因感冒肺失肃降,久咳不止,逐渐发生频吐涎沫,脉象弦滑,舌胎白腻,医院诊为支气管扩张、肺气肿,转来改吃中药。当时即给予小青龙汤,麻黄10克、桂枝10克、细辛10克、白芍10克、干姜10克、半夏10克、五味子15克、甘草6克;饮了五剂,如水投石,毫无反响。乃在上方基础上增入泽漆10克、茯苓30克;继用四天,病情日减。遵着传统医规,效不更方,又服六帖,涎沫全消。
小郎中按:
本文中张老分享了治疗吐涎沫的两种治法,一种针对肝胃虚寒、浊阴上逆之证,即张老文中所说的胃液反流;另一种针对外寒内饮、痰饮上泛证,即小青龙汤证。文中提及,张老认为小青龙汤治疗此类吐涎沫症状的疗效不尽人意,需进一步调整加味。小郎中理解,小青龙汤疗效不佳的根本原因在于此方作用趋势偏于向上向外,虽有半夏、干姜、细辛、五味子化痰饮、降逆收敛,但力量不足,需再加用一些作用趋势向下向内的药物,以改善气机上逆所致的吐涎沫表现。张老在文中选用泽漆与茯苓,小郎中则认为,选用葶苈子与茯苓、车前子与茯苓、芡实与茯苓亦可,只要是能针对气机上逆的药物组合,应均会有效。文中医案方证较为明确,诸位可参考分析,以理解此用法。
注: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、验方等仅供医生参考学习,患者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,勿盲目试用,因自行试用产生的任何问题,本号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!图片
飞雪初降已暮天
烛影摇红忆残年
春来人言无限好
吾爱书城不羡仙
志存高远修仁术 勤勉笃行励后学
图片
一襟明月,抱拙博览古今书
两袖清风,悬壶济世百年业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实盘配资最狠的三个平台,炒股配资开平台,十大股票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