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把这重大的责任交给你,我相信,你定能整顿官场,改正我的错误。
康熙真是个挺有本事的好皇上,“这大好河山都是我给奠定的”这话,估计也就康熙能底气十足地说出来。
康熙是咱中国历史上当皇帝时间最长的皇上,他一共做了61年皇上,八岁就坐上了龙椅。他这一辈子啊,几乎都忙着为朝廷和国家操心,所以后来的人们都尊称他为“开国皇上”。
到了康熙老年的时候,选谁当继承人成了他最头疼的事儿。
看着一个个出色的儿子,康熙可真是操碎了心。当发现太子胤礽和八阿哥胤禩一个接一个让他感到不靠谱后,康熙做事变得越发小心谨慎了。
要说康熙是多么小心谨慎,他硬是把立储这件事憋到了自己快不行、眼看就要咽气的那一刻才宣布,刚一说完就没了知觉。
你们说说,康熙皇帝为啥要这么做呢?他早点定好继承人,不是能给雍正少惹好多麻烦嘛,为啥都这么大岁数了,还非得搞得这么神秘兮兮的呢?
【康熙的辉煌一生】
八岁就当上了皇帝,十四岁开始自己管事,一直到六十九岁才离世,整整做了六十一年的皇帝,是中国历史上坐皇位最久的人。
这样的康熙大帝,真是让人打心底里感到敬佩。
他这一辈子,全都是在忙活着为国家和老百姓服务,压根儿就没歇过一天,简直就像是个不知疲倦、六十多年来连轴转的拼命三郎。
当然,他这辈子可不是光有名无实,实实在在做了不少事情,比如说,康熙时期开拓了大清的大部分疆土。
除了上述这些,康熙最让人钦佩和传颂的,其实是他干的另外三件大事:平定了三藩的叛乱、把台湾收了回来,还有打败了葛尔丹。
康熙干的这些事情都是轰动一时的大事儿,被人们传颂了好多好多年。
康熙这辈子,最让他头疼的,估摸着就是选谁当继承人这件事了。
由于二皇子胤礽的妈妈是孝诚仁皇后,他作为皇后的大儿子,一出生就被确定为皇位继承人。
这个让其他皇子拼命争夺的宝座,胤礽一生下来就拥有了,省下了几十年的奋斗,看来,有个好出身还真是人生的捷径啊。
可能是因为康熙活得太久,胤礽当了几十年的太子,一直被雍正抢尽风头,这几十年的束缚让他渐渐没了耐心和毅力。
就是在这样的处境里,胤礽开始想要找点新鲜刺激,他不愿意一直被太子这个身份捆着,更不想一辈子都这样过下去。
胤礽变得自暴自弃了,他对朝廷大事不闻不问,国家大事也被他抛在脑后。特别是在康熙特别指望他能出点好主意的时候,他却啥好主意也拿不出来,暗地里还干了不少给朝政添乱的事儿。
最让人震惊的是,他竟然给皇上老爸戴了顶绿帽子这事儿。
那么多女人他都不选,却偏偏看上了康熙的妃子郑春华。
你得明白,这世上没有能捂得住的秘密,康熙最终还是知道了他们俩的事儿,结果可想而知,胤礽不仅丢了太子的宝座,还被关了起来,郑春华呢,地位一落千丈,比下人还不如,最后还被赐死了。
那时候,八皇子胤禩也失宠于皇上了。
他原本是康熙心里属意的太子,可惜他自己不懂得珍惜,整天净想些歪点子。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,他什么手段都敢用,甚至还打起了国库的主意。
他在内务府管事时,借着工作方便,悄悄用国家的钱笼络人心,这手段玩得真够溜的。
他居然胆大包天,在皇宫里,皇上亲眼看着的地方干出这种事,那皇上发现后可怪不得谁了。
胤礽第一次被废黜后,康熙让忠臣们来挑选新的太子。可没想到,大多数人都站队支持老八胤禩,这让康熙大为恼火。
就是这件事,让康熙从心底对胤禩感到非常失望,没办法之下,只好又把胤礽立为了太子。
不过这俩人都不是善茬,他们俩的事儿让雍正寒了心,之后就决定以后再也不立太子了。
从那时候起,康熙就把自己的心思藏了起来,一直到快要去世的时候,他才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。
为啥康熙要搞得这么神秘呢?非要等到最后一秒钟才公布要立谁当继承人。
【康熙为何那样做?】
康熙其实早就盯上四阿哥胤禛了,只不过以前胤禛太低调,康熙都没怎么留意到他,说不定心里都快把他给忘了呢。
胤禛一次次给国家和朝廷出力,渐渐地,康熙开始懂得这个总是低调付出的儿子了。
这个儿子呢,就是有点心急,老爱想着快点成功,但除此之外,他也没啥大毛病,满心都是想着怎么为国家出力,真是个挺好的、为老百姓着想的皇子。
从那时候起,康熙就悄悄地把胤禛看作是未来的皇帝人选,时不时地指点他、罩着他,而且一直没让别人察觉到他的这个打算。
为了不让其他皇子察觉到胤禛,同时也确保他的安全,皇帝决定派老十四胤禵去西北,担任抚远大将军平定叛乱。
这件事让很多人觉得,皇上可能是想扶老十四做太子,好让大家的注意力都转过去,特别是八爷党那边,这样一来,胤禛就能更容易地当上皇帝了。
但实际上,哪有皇上会让自己的太子去当抚远大将军平定叛乱呢,康熙这只是为了瞒过大家罢了。
那时候,康熙皇帝已经做了六十多年的皇上,身体和精神都特别累了,实在是没力气再去管朝廷大事和那些国家小事了。
因此,当“死鹰风波”闹起来后,康熙就病倒在床起不来了,那时候的他,已经是精疲力尽,对朝廷事务没什么兴趣了。
等到他感觉到自己快不行,眼看就要咽气那会儿,才把胤禩叫到跟前,把皇位交给了他,还跟他说了好多心里话。
好多人都纳闷,康熙为啥非要等到快不行的时候才宣布谁来继承皇位。要是他早点把位置传给雍正,雍正肯定能少好多麻烦,也让胤禩他们找不到造反和起疑心的借口。
要是康熙早点放话,雍正就能多点时间准备,为自己的当皇帝之路打好基础。
说到底,都是因为康熙考虑问题特别周全,他心里对郑春华这个女人有所防备。
大家都以为郑春华没了性命,可没想到她早被好心的十三阿哥给搭救了,还藏在四阿哥家里头呢。
这事儿王掞都清楚,康熙怎么可能不知道呢?
康熙心里明白,郑春华在胤禛府里只会给他添乱。要想胤禛稳稳当当地坐上皇位,就得把郑春华给解决了,不过这事儿不能让胤禛自己动手。
王掞正好是个合适的人选,他教过胤礽读书,要说他最恨谁,那肯定是郑春华无疑了。
最终,郑春华被王掞给害死了,而王掞在办完该办的事后,也选择了吞毒自杀。
到了这个时候,雍正面前的路已经通顺无阻,所以说,这正是他登上皇位的大好机会。
换句话说,康熙为了让雍正能稳稳当上皇帝,可真是费了好大一番心思,布了个大局。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实盘配资最狠的三个平台,炒股配资开平台,十大股票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